書名: 喀布爾美容學校 (Kabul Beauty school)
出版社: 時報出版
作者: Deborah Rodriguez (由朋友Kristin Ohlson協助寫作)
譯者: 鍾玉玨
這本書其實不是一本小說。
至於她寫的是什麼情況呢--
曾在看林俊穎"焚燒創世紀"一書同時收錄的紅鸞小說,
看到當中敘事女主角提到自己的大阿姨曾經想去學美髮美容,還有婚姻不幸的故事....
這讓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有種類似的感覺:
原來美容美髮真的是女人世界,如果可開家庭美容院,可以構成女人王國
那是個交換八卦跟出口怨氣的空間
--很多美國電影當中的美容院也給人這種感覺(不是開玩笑)
此外,在追風箏的孩子當中沒有提到的阿富汗多元族裔的情況也登場了!
雖然作者一開始是抱持出逃心態,但在這個過程當中,
她知道原來美容不分國界,是女人的語言、世界跟生財工具
--以前日本也有梳頭工(詳情可參考阿信),後來西方的美髮工具跟技術傳來
現在日本會傳統梳頭的人反而不多...雖然還有這樣的人啦
阿富汗也是一樣
以往阿富汗國王統治時代的女人穿得比較不受限,
是因為那個時候沒有塔利班--這些人也是過度的原教旨主義,
結果她要開班授課也要低調,還換了幾次教室
在混亂而灰塵滿滿的喀布爾,找適合的沙龍地點真的是很麻煩
於是從這個記事回顧書中,我知道了一些事實:
1.阿富汗人其實也會作私密部位除毛,當作是夫妻間的XX暗號
所以不要以為只有巴西人會這樣(欸)
2.各國都有家暴男,有時還牽扯到長輩對媳婦的各種...不好待遇,
看到她寫願意收為學生的人的各種背景真是...心痛心疼!
3.不是只有尼泊爾需要緊急備援能源之類的事情
(這是看世界中的日本太太節目知道的-我不是很喜歡緯來日本台給的節目名稱)
阿富汗也有類似的情況....
特別是美系的美容業在燙髮、吹乾頭髮時會需要電力以及沖洗用的水源
書末後記提到有人又舉報店家或美容學校的事情....真是有夠煩
感覺是考驗太多啊!
然而,我知道這本書出版之後有案外案,這是很遺憾的事情
(詳情請見「喀布爾美容學校」主角 控訴遭作者利用這則新聞)
但說真的,向阿富汗這樣一個國家女人們苦處,
怎會是電影可以隨意拍拍,或是短期援助就能給人看見或馬上解決的?
所以這個計畫後來就沒有下文了....
你想幫別人也得要考慮現實狀況;我知道變成各說各話也是很無言啦
我相信當初作者是想幫忙,
但是這也讓我們知道幫助別人之前可能需要搞清楚一些事
追風箏的孩子一書有提到要帶阿富汗難民進美國是很麻煩的事情
那個時候是2000年左右,我們雖不知道作者的故事靈感是怎麼誕生的
同樣的情況在有人出來控訴的時候就真的可見得...我總知道跨國人道協助很不容易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